首頁 >國內(nèi) >

當前通訊!特寫:人與海豚和諧共處——以色列“海豚礁”見聞

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15日電 特寫:人與海豚和諧共處——以色列“海豚礁”見聞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張?zhí)炖?/p>

陽光照耀下,三只可愛的寬吻海豚不時躍出波光粼粼的海面,還會悄悄游到熟悉的人身旁,躍身輕輕獻上一吻,然后再調(diào)皮地游開。

這是記者不久前在紅海之濱的以色列城市埃拉特所見景象。人類與海豚親昵互動并不稀奇,但通常發(fā)生在海洋館等人為修建場所。在埃拉特這處叫作“海豚礁”的開放海域,獨特之處是不喂食、不馴化、不表演,人為干預(yù)被最大程度減少。這里既成為海豚的自然棲息地,又可以讓人們走近這種充滿靈性的海洋生物,近距離觀察了解其生活習性。

大量本地和外國游客慕名而來,他們或是站在海岸邊稍高的木制棧臺上,期待著海豚偶爾為之的空中翻騰,或是穿戴好浮潛裝備在海中自由游弋,感受與海豚共享一片海域的樂趣。

據(jù)“海豚礁”海域管理機構(gòu)工作人員阿達瓦特·加爾介紹,現(xiàn)有的三只寬吻海豚分別名為娜娜、露娜、尼基塔,均在附近的海域出生,最年長的娜娜已經(jīng)27歲。它們的父母來自緯度較高的黑海海域,20世紀90年代初因科研原因被帶到此地,從此在紅海繁衍生息。

“海豚是對海水條件非常敏感的動物,當它們開始孕育后代時,說明已經(jīng)很好地適應(yīng)了新環(huán)境。”加爾說,正是從那一刻起,她和同事們意識到應(yīng)該讓新出生的海豚寶寶在非人為干預(yù)的環(huán)境中成長,用其天性和本能,盡情擁抱廣闊的藍色海洋。

在“海豚礁”一帶的近岸海域出生,三只海豚逐漸把那里當作了自己的家。即使在父母相繼離世后,它們?nèi)院苌龠h距離游開。作為社會性很強的動物,海豚在長年累月之中與人類建立起了牢固親密的聯(lián)系。但工作人員不會進行喂食、馴化等干預(yù)性活動,僅在棧橋上觀察海豚的日?;顒踊蛳潞;?,并在它們傷病時給予救助。

“我們從不限制海豚們的活動范圍,并沒有要求它們必須在這附近出沒,但它們總在游向大海更深處時又回來,只在這附近捕食、嬉戲、打鬧,因為這里是讓它們最有安全感的地方。”加爾說。

記者看到,每當加爾在棧臺上蹲下身去,不做任何指令,本在遠處活動的海豚便輕輕游來,迫不及待將頭部探出水面,輕輕親吻著她的面龐。

“這是娜娜,我和她27年來從沒有鬧過不愉快,我們交流最多、關(guān)系最好?!奔訝柋硎?,正如朝夕相處的人之間會逐漸建立一種無形默契一樣,人與海豚之間也一樣——嗓音、動作、氣息,都會是一種信號。

加爾舉例說,一次她膝蓋受傷,幾個月沒出現(xiàn)在“海豚礁”。再次下海時,娜娜敏銳地察覺到了她的身體不適,不停輕輕觸碰她的膝蓋,并且始終近距離陪伴在她身旁。

三只海豚的喜怒哀樂也時時牽動著加爾和同事們的心。“表面看來,海豚似乎總在保持微笑,只有經(jīng)過很長時間的相處才能感知到它們的情緒變化,是愛、信任和了解,讓這種感知力的形成水到渠成?!奔訝栒f。

關(guān)鍵詞:

責任編輯:Rex_15